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公布了 2024 年 7 月至 12 月(2024 下半 年)及 2025 年 1 月至 6 月(2025 上半年)预测的“马来西亚商业和经济 状况调查(M-BECS)”结果。
该调查于 2024 年 11 月 18 日至 2025 年 1 月 15 日期间进行,共收到 630 份回复,其中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 (MSME) 占总回复者的 88.3%。
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表示,企业对经济和商业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企业营运成本持续高企仍是最关键的问题,今年实施和拟推出的多项成本 增加措施,将进一步加重企业的成本开支。这些措施包括提高最低工资、 所有外籍员工必须缴纳公积金、征收多层次外劳人头税、实施电子发票、 合理化 RON95 汽油补贴,以及考虑上调电费。
M-BECS 调查结果摘要
大多数企业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和商业状况持中和态度,对不断增加的商业 成本以及合规和法规要求表示担忧。美国对外贸易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加 剧,以及其对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的连锁反应,使马来西亚出口业的前景 蒙上阴影,并随之对国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a) 2024 年下半年,超过一半的回复者 (59.2%) 对经济状况持中和看 法,同时对 2025 年上半年和 2025 年下半年均保持中和展望。从积 极的一面来看,回复者预计前景将逐步改善,其中 31.7% 对 2025 年感到更为乐观,而 2024 年这一比例仅为 17.3%。与 2024 年的 24.6% 相比,较少的回复者 (19.2%) 对 2025 年的前景持更悲观的看 法。
(b) 同样,大多数回复者(56.3%)对 2024 年下半年的商业状况持中和 看法,51.9% 对 2025 年上半年持中和看法,49.5% 对 2025 年下半 年持中和看法。对于 2025 年,32.5% 的回复者预计商业前景将改 善,高于 2024 年的 19.5%。然而,20.2% 的回复者预计 2025 年的 商业表现会恶化。
(c) 2024 年下半年和 2025 年上半年,大多数回复者表示现金流和债务 人状况为中和。2024 年下半年,更多回复者则认为现金流状况较 差,但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将出现好转。
(d) 对 2024 年下半年业务表现产生不利影响的五大因素是:(i) 高运营 成本和现金流问题(50.0% 的回复者);(ii) 原材料价格上涨 (41.3%);(iii) 令吉波动(40.2%);(iv) 国内需求下降 (39.0%);(v) 消费者行为改变(36.8%)。
(e) 尽管超过 35% 的回复者表示 2024 年下半年的销售业绩较弱,但整 体国内外销售业绩和前景均有所改善。
(f) 2024 年下半年,本地和进口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预计 2025 年上 半年将保持上升趋势。
(g) 2024 年下半年,国内价格水平上涨,而出口价格水平基本保持稳 定。预计 2025 年上半年,企业将进一步提高价格。
此次调查探讨了两个关键课题: (一)中国对马来西亚企业的影响;以及 (二)成本相关评估。
A. 中国对马来西亚企业的影响
总体而言,大多数回复者表示,中国投资和商品对国内经济产生了好坏参 半至正面的影响。近三分之一的回复者认为影响正面,近三分之一认为好 坏参半,而 14.5%的回复者认为影响负面。
令人鼓舞的是,超过一半的回复者(59.0%)表示,与其他外国投资者相 比,中国企业向马来西亚企业转移技术和知识的力度更大。中国的投资,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绿色投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及先进材 料等领域,预计将为马来西亚带来显著收益。
然而,回复者对中国企业的本地人才聘用策略表示担忧,36.3%的回复者 表示,这些公司主要聘用来自中国的人才担任关键职位。
中国投资虽然有助于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和工业发展,但也带来了市场侵蚀 和对国内企业的挤出效应等威胁。
在这方面,企业希望政府继续提供支持以应对挑战。当中的建议包括: (i)鼓励外资与本地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65.1%),(ii)遏制不公 平的贸易行为(44.3%),(iii)优先支持采购更高比例本地材料的公司 (39.2%);(iv)设置条款以向本地企业转移技术和技能(39.0%); (v)进一步促进马来西亚产品的市场准入(38.5%)。
拿督吴逸平强调马来西亚企业与中国投资者和商业伙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的重要性,不仅要在国内市场共享互利,还要利用合作,作为拓展国际市 场的跳板。通过合作,企业可以挖掘新的成长机会,增强竞争力,并获得 全球更广泛的市场渠道。
B. 成本相关评估
由于政府计划在 2025 年中旬,实施合理化 RON95 汽油补贴措施,61.6% 的回复者认为此举将对其业务产生不利影响,30.0% 的回复者预计影响较 大,31.6% 的回复者预计影响中等。由于企业仍在应对 2024 年 6 月起实 施的柴油补贴合理化带来的影响,中总希望政府循序渐进地调整任何补贴 的合理化。中总也强调,需重新定义 RON95 补贴合理化的目标,若燃料 价格完全市场化,其连锁效应将更广泛且更大,可能导致企业成本急剧上 升,进而推高消费者物价,加剧通胀压力。
另一个与成本相关的担忧是人事费用的额外增加,人事费用占大多数回复 者总成本高达 30%。2025 年国家财政预算所宣布的提高最低工资、对外 籍员工强制缴纳公积金,以及对外劳征收的多层次人头税的提议,预计将 给企业带来进一步的财务压力。大多数回复者(65.9%)预计这三项措施 将使人事成本增加高达 20%,而超过五分之一(20.2%)的回复者预计增 幅将超过 20%。简单计算表明,这三项措施将使每名受雇外劳每月额外增 加 267 令吉的成本,与 2024 年相比增加 15.9%。
中总深切关注就业成本和企业营运成本的增加,以及 2025 年下半年电费 上调的可能性,这些因素均可能对整个供应链产生骨牌效应,尤其是影响 制造业,包括资本和能源密集型行业以及中小型企业,进而损害出口竞争 力,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并抑制经济增长。
超过一半的回复者表示,政府可以考虑实施以下措施来减轻经商成本,包 括为微、中小型企业提供公司税回扣(57.2%)、增加低息贷款和补助金 的拨款(56.5%),以及提高中小企业的优惠税率的起征门槛 (51.6%)。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企业应对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