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总2019下半年及2020上半年预测 马来西亚商业和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2019下半年及2020上半年预测马来西亚商业和经济状况调查(M-BECS)于2019年12月开始进行至2020年2月中旬,成功回收了864份调查问卷。

由于这项调查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升级前已经截止,我们另外在2月12日至16日期间进行了一项快速调查,以评估新冠肺炎疫情负面溢出效应对本地企业造成的影响。

这项调查可有效检测大马华商对于本地商业和经济状况及前景的评估和期望

调查的范围包括测定经济与商业表现和前景,以及影响企业营运与业务表现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就企业所面临的课题与挑战造成的影响作出评估。

调查主要重点如下:

  1. 2019下半年商业环境持续疲弱。全球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状况继续削弱2019下半年商业表现。4%的回复者经历经商环境恶化; 39.6%的企业增长持平,只有19.9%的回复者扩大了业务。
  1. 商家对于2019下半年的经济状况愈加悲观,从上次调查的0%上升至37.8%;商业状况也是如此(39.3%对比之前的29.6%)。对于2020上半年,对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的回复者人数从之前的调查中的20.3%上升至37.4,对商业前景的看法也是如此(分别为35.6%对之前的19.0%)。这反映出在新冠肺炎爆发期间,企业和投资者对全球和国内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1. 预期2020全年商业前景仍将看跌。 马来西亚企业正在对2020上半年和2020下半年的经济和商业前景保持谨慎。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延长至3-6个月以上,再加上在2月杪问卷截止后,突如其来的政局动荡,预期将可能更趋悲观。
  1. 按照行业划分,旅游、购物、酒店、餐厅、休闲娱乐业(8%)、专业及商业服务(27.7%)、贸易(27.0%)、房地产(25.5%)及制造业(25.2%)的回复者对2020全年悲观的比例较高。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已经重创旅游相关行业,加上由于中国多个省份因部分及全面封锁,尽管部分工厂及运作处于分阶段恢复,但产能仍不足的情况下,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制造业原料短缺,这项结果更是令人担忧。其他不利因素还包括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严重的房地产滞销问题,特别是许多地区的非住宅类别,以及政局的不稳定。
  1. 大多数回复者对于他们在2019下半年的现金流量状况和债务人状况表示“满意”,并预期2020上半年也保持相同。然而,6%41.4%的回复者则对于现金流及债务人状况表示“差”。
  1. 产能利用率预计将保持不变,其中7%的回复者表示其产能利用率将在2020上半年达50%至75%。尽管如此,仍有30.6%的回复者预计2020上半年,其产能利用率将低于50%。
  1. 企业营运(生产、销售和原料状况)总体上与商业状况相符。
  • 销售状况:较高百分比的回复者(4%对比之前预测的32.8%)在2019下半年销售业绩下滑,主要在制造业(43.8%)及批发与零售贸易(42.9%),同时25.1%的回复者已降低售价(对比22.9%)。进入2020上半年,销售表现业将遭遇新冠肺炎的冲击。
  • 生产状况:尽管2019下半年产量有所增长,但是存货量也相对提高,特别是制造业。由于中国许多工厂尚未全面恢复,或仍在低产能下运营,已经扰乱全球供应链,并影响2020上半年的生产量,导致生产量或无法应付销售订单。
  • 原料状况:2%及59.5%的回复者认为2019下半年本地及进口原料成本分别有所提高,部分原因基于令吉贬值及食品饮料价格上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供应链中断,预计将持续抬高2020年上半年原料成本。
  1. 超过一半(1%)的回复者在2019年上半年增加了资本开销,这是私人投资增长的好现象和前瞻指标。较少的回复者(55.1%)希望在2020上半年增加资本开销,而40.6%的回复者将保持其现有的资本投资水平。鉴于对国内政治环境的担忧持续,缺乏融资渠道和缺乏扩张所需的资金,更多的回复者可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不打算增加资本开销,甚至考虑减少资本投资。
  1. 影响及冲击商业表现的五大因素是:(i)政府政策(5%); (ii)国内竞争(47.3%); (iii)马币波动(39.5%); iv国内政治局势(38.8%); (v)人力短缺(31.3%)。
  1. “政府政策”已跃升成为企业界最为关注的事项(在之前的调查是排名第二和第五)。投资者和企业需要清晰、一致及持续性(3Cs)政策,以拟定更明确和更好的规划。政府目前正草拟新经济和工业发展计划,以绘制马来西亚未来的经济方向和发展道路。这些计划除了是要有宏观的远景,也必须要能务实的落实,同时要避免朝夕令改的政策,以对企业造成伤害,以及令投资者感到担忧。
  1. 政治稳定对建立连贯和永续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动荡的经济环境将会削弱投资者信心,促使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因对政策的持续性保持谨慎而却步投资。激烈的政治争吵、冲突及内斗会分散政府在管理经济及解决商业问题的努力。在这关键时刻,政府需要加强本地经济和金融抵御能力,以应对影响我们竞争力的外围不利因素、解决生活成本和经商成本,以及纠正结构性弱点
  1. 回复者被要求针对两项主题提供反馈及看法:(A)数字转型及工业0及(B)外劳
  • 数字转型及工业0
    1. 略微过半的回复者(0%)意识到“数字转型迈向工业4.0可以提升行业和马来西亚的全球竞争力”。至于不认同的回复者当中,有62.9%是不确定他们在投入高额投资成本后,所能取得的正面成效和投资回报。
    2. 缺乏平台和机制来帮助企业评估和发展其能力(获得6%回复者投选)及设备或系统缺乏明确标准,以支持本地和全球的互操作性(60.0%)是企业在推行数字转型和工业4.0过程中面对的主要两个问题。
    3. 采用数字化或自动化的回复者相当少,仅有6%回复者表示他们已经实施了数字转型和工业4.0。
    4. 作为工业0的一部分,企业当中经历最多改革的业务部门是销售(获36.8%回复者投选“高度改革”和“强烈改革”)、市场营销(36.6%)、公司内部行政管理(36.0%),以及服务(34.6%)。
    5. 调查发现,回复者很少在“采购”、“研究和开发”及“生产”的过程中实施数字化和使用科技。因此,大马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必须善用数字化转型,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研发提高产品价值以及减少资源浪费。
    6. 普遍上,数字转型虽然可减少对外劳的过度依赖,但并非适用于所有领域。政府必须依据个案来评估和考虑外劳的需求,不论是对低熟练、中熟练或是熟练外劳的需求。
    7. 企业在申请政府贷款或是补助的时候,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分别是复杂的申请过程(9%回复者)以及耗时和程序太长(46.7%)。
    8. 业者促请政府降低重型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进口税和销售税(1%)及加强城乡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37.1%),以在未来一到三年内发挥自动化/数字化的潜能。
  • 外劳
    1. 7%来自制造业及60.9%来自建筑业的回复者表示,他们正在面对外劳短缺的问题。这两个领域有超过60%的回复者表示他们的公司2020年和2021年都需要外劳
    2. 至于服务业方面,地产业(2%旅游、购物、酒店、餐馆、休闲和娱乐业(32.8%)相比其他次服务业领域,面对着更严峻的外劳短缺
    3. 中总促请政府考虑以下措施:
      1. 所有有酬受雇的非法外劳(即有雇主的非法外劳)都可以通过有效率和明确的透明程序下,自动可以被注册为合法外劳,并且仅需支付象征性费用,而非惩罚性罚款。
      2. 单一部门/ 一站式机构应获授权解决所有与外劳相关的问题。(1)必须制定聘请外劳的特定法律和管制,并隶属人力资源部管辖;以及(2)内政部和大马移民局的角色应仅限于在人力资源部批准聘用后,处理有关聘请外劳的文件。
  • 逐渐淘汰引入外劳的第三方代理。这角色应该是由雇主扮演;以及雇主需负责管理这些劳工,并且在合约结束后遣送他们回国。
  1. 为了提高劳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所收取的外劳人头税应该拨入一个“制定工业改革/调整基金”,为企业提供财务支援或技术援助,以促进企业的自动化、机械化和技术发展。数字化和工业0要求未来新劳工是具备高技术技能以操作新作业流程。
中总2019下半年及2020上半年预测 马来西亚商业和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滚动到顶部